
欧阳钦(1900~1978),曾用名杨清,湖南省宁乡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8月赴苏联入莫斯科苏联红军学校学军事。1926年6月回国,被派往叶挺独立团当见习军官,参加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欧阳钦历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组织科科长、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任陕甘支队第二纵队供给部政委。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1月3日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政治局会议,任命欧阳钦为西北中央局秘书长,不久又改任中央组织部科长。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调任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部长。1936年5月陕甘省委撤销不久,中共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洛河川一带设立中共陕甘工作委员会,欧阳钦任东北军工委委员、陕甘工委书记,主要任务是开展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中共陕西省委,任命欧阳钦为省委常委、西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重点负责对西北 军的统战工作和党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38年1月,欧阳钦又改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军委书记。为扩大抗日宣传,他主持创办了《西北》周刊,成为西北地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当时西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刊物。
1939年5月, 中共中央任命欧阳钦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12月,由于国统区的形势日益恶化,欧阳钦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将省委机关由泾阳县云阳镇迁往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耀县的安社镇(今属淳化)。
1940年8月,为贯彻中共中央“隐蔽精干”的工作方针,他向省委常委会议提出了十项措施。由于省委正确执行了中央方针,使中共陕西地下组织保存了大量骨干。
1941年9月,欧阳钦调中共中央西北局筹备组调查分局,并任第四分局副局长。1942年5月,欧阳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1945年以后,欧阳钦调离西北,历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秘书长、旅大地委书记、旅大区党委书记。1956年,欧阳钦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10月,欧阳钦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1978年5月23日,欧阳钦在北京病逝。

欧阳钦去世前一天和夫人黄葳在北京中山公园
来源:《陕西日报》